有这样一群青年
他们工作在“方寸之地”
却心系宇宙深空
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团队
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队伍
却已是身经百战
在航天测控通信的最前沿
他们在“披星戴月”中“追星逐月”
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新高度
稳坐调度台 口令传四方
“90后”姑娘鲍硕
是北京飞控中心组建以来的
首位女性总调度
方寸天地间,他们“披星戴月”去“追星逐月”© 由 新华社 提供
在执行嫦娥五号月面采样工作时
她33小时连续组织发送千余条指令
近万句调度语无一差错
英姿飒爽、沉着精彩的表现背后
是无数次艰辛付出
同事评价鲍硕
她就像“上满了发条的钟表”不知疲倦
“北京总调度”
是重大航天任务的信息“中枢”
鲍硕等9名新时代飞控青年
扛起“联通天地、声传八方”重任
用一句句沉稳响亮的“北京明白”
向世界展示中国航天人的自信从容
2021年6月11日
我国首批火星探测工程4张影像图发布
其中一张火星车与着陆平台的合影
惊艳世界
每每讲起这张照片的拍摄经历
火星车遥操作团队负责人张辉总是一脸骄傲
方寸天地间,他们“披星戴月”去“追星逐月”© 由 新华社 提供
这是“着巡合影”图
操控4亿公里外的火星车
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
精确移动、精确释放、精确成像
这是一次几乎“不可能”的任务
为了凝固这一历史瞬间
张辉带领团队准备了三年
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
设想各种临界与极端条件
不断优化实验
最终把“不可能”变成现实
相会一瞬间,意义恒久远
方寸天地间,他们“披星戴月”去“追星逐月”© 由 新华社 提供
在飞控人眼里
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
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
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任务期间
面对突如其来的太空碎片红色预警
姜萍和现场专家们紧急磋商
给出精准指令
顺利避开了危险
方寸天地间,他们“披星戴月”去“追星逐月”© 由 新华社 提供
在航天测控前沿
姜萍和她的团队习惯了“争分夺秒”
用智慧和担当
一次次成功应对、化险为夷
航天人都有“大”心脏
临危应变的背后
是他们无数次的演练
外号“大师”的刘勇
在同事眼中
是绝顶聪明的存在
这位“大师”
不善言谈、不喜欢考试
方寸天地间,他们“披星戴月”去“追星逐月”© 由 新华社 提供
他把全部精力投身
轨道设计与控制
“钉”在机房
夜以继日验证新的算法
为航天飞船
“画”出最理想的轨迹
刘勇说
只有保持科研的纯粹
才能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
靠着刘勇等轨道专家的昼夜攻坚
中国航天飞船得以
一次次顺利运行、精确返回
......
矢志报国
忠于热爱
年轻的飞控团队
将个人梦想融入航天强国事业
与宇宙牵手
和星辰共舞
方寸天地间,他们“披星戴月”去“追星逐月”© 由 新华社 提供
用一次又一次的全力以赴
谱写了属于航天人的终极浪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