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太原2月5日电(记者王皓)夜幕渐渐降临,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热闹起来。这座公园坐落于太原西山山麓,经过10余年的生态治理,如今这里春有樱花园、冬有花灯展,已成为市民和游人的休闲打卡地。
拾级而上,在一处宽阔地带,大型“樱花女神”彩灯被山峦、云朵、彩蝶等造型环绕,眼睛有节奏地闭合睁开,游人争相上前合影。“玉泉山公园以樱花闻名,每到春暖花开时节,粉红色樱花掩映在青山翠柏中,前来踏青的市民络绎不绝。这组独创的‘樱花女神’灯组,得到了游客的点赞。”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负责人张俊平说。
一个花灯展背后的生态故事© 由 新华社 提供
玉泉山公园“樱花女神”彩灯组。新华社记者王皓 摄
今年春节前夕,玉泉山公园打造了占地超过20万平方米的彩灯乐园,最高灯组有8层楼高,2万余串树挂彩灯点缀在起伏的山势间,还有包括“樱花女神”“金兔贺岁”“国泰民安”等大型主题花灯组,构成独特而壮观的山间景象。
而在十几年前,这里还是植被稀少、垃圾成堆。曾经的玉泉山一带,有石膏矿、采石场等上百家矿产企业,形成了200多处、近100万平方米的破坏面。
2009年,在太原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相关政策支持下,复转军人张俊平“认养”了玉泉山,开展了长达10余年的修复治理。张俊平说,当时山体破坏严重,大型机械很难上山,而且植树成活率很低,“工人们用电锤一下一下打坑,再把一筐筐土、一棵棵树苗背上山。”
为了能够提高树木成活率,张俊平经过多方求教,引水上山并研制自动排水法,既解决了干旱问题,又起到了防火作用。
经过10余年的努力,玉泉山公园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20%提升到80%以上。张俊平带领工人先后为玉泉山铺设5.9万根钢管、450公里灌水管线,植树500万棵,修路105公里,如今的玉泉山公园已成为太原市的名片。
根据当地政策,允许企业在完成80%土地绿化任务的基础上,可利用不超过20%的土地面积,建设公园配套设施,适度经营一些开发项目,最终达到山体增绿、企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目的。
一个花灯展背后的生态故事© 由 新华社 提供
游人在玉泉山景区体验冰雪项目。新华社记者王皓 摄
春节期间,玉泉山景区首次打造的彩灯乐园和冰雪乐园成功“出圈”,在直播间、短视频平台、社交媒体得到了游客的好评。“白天能玩冰雪项目,晚上看花灯和民俗表演,带家人来玩两次了。”市民徐先生说。
如今张俊平已年过六旬,能让这片山林常青,让这份事业后继有人,是他最大的心愿。